近年来,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,月嫂需求不断增加,月子中心、月子会所等月嫂服务企业越来越多,在满足母婴市场需求,解决了一些女性就业难题的同时,也存在市场管理不到位、业务培训不规范、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,影响着月嫂行业的健康发展。一是月嫂市场管理不到位。
为规范家政服务市场,国家实施《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》《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》两项国家标准,对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和家政服务机构划分进行了规范与界定。但属指导性规范,缺乏强制性,加上实际操作中又缺乏明确的执行、管理和监督部门,导致月嫂市场管理不到位,乱象丛生。二是培训不规范。目前,月嫂考证主要由人社部门组织,考试成绩合格者发放母婴护理证,但市场上有不少家政公司、月嫂中心自行组织月嫂岗前培训,教材不统一,且培训时间较短,加之市场紧俏,一名待业月嫂一般学完十天到一月左右的课程就可接单。培训结束后,培训机构还会给培训者自行发放结业证、上岗证等,达不到应有的培训效果。三是服务质量有待提高。由于月嫂供不应求,造成月嫂行业门槛较低,“游击队”较多,服务质量不高,消费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。另外,为鼓励月嫂晋级,提升服务水平,不少月子中心、家政公司自行对月嫂进行等级评定后发放星级证书,消费者难以通过证书判断月嫂的资质高低。
为此,提出如下建议:
一、完善月嫂行业管理办法。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,法制、人社、卫健、应急等部门密切配合,尽快完善细化月嫂行业标准,制定出台科学管理办法和具体实施细则,明确月嫂服务行业管理的职能部门、职责分工、审批程序和工作责任,规范引导月嫂行业健康稳定发展。
二、规范月嫂行业培训。月嫂培训教材应由有权威的编委会编写,并作为统一的培训指定教材。月嫂需求量大,一般应由人社部门承担培训,必要时,可考虑委托行业领先的、有资质的家政公司、月嫂培训机构等代为培训。月嫂考证应全部纳入公共考试,等级评定由人社部门或委托指定的第三方机构组织。对通过月嫂考试的人员统一发放证书,同时,建立网络服务平台,告知消费者月嫂上岗需持有哪些证件,并提供网络渠道查询证件真伪。为提升行业专业化水平,也可将月嫂培训纳入职业教育体系,由职业技术学校承担月嫂专业型人才培养工作。
三、加强月嫂行业规范管理。加强对月嫂行业日常监管工作,定期检查月嫂服务机构、从业人员资质和卫生健康状况是否达标。拓宽监督渠道,将消费者的投诉举报和职能部门的日常监督有效结合,让监管部门真正成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建强后盾。
四、净化月嫂服务诚信平台。将月嫂服务企业、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、诚信记录、服务态度、信用指标等全部录入网络管理平台,建立联合惩戒的信用体系。对服务质量差、群众信誉低、职业道德差的企业和人员全部列入“黑名单”,清除服务市场。同时,推出诚信企业标兵和从业典范,影响并带动月嫂行业健康发展。